WTI原油走势:供需困局令油价“上下两难”,破局关键或仍需看它!
2025年07月15日发布
特朗普对俄征100%关税及次级关税,对乌输送武器
周一(7月14日)WTI原油一度攀升至69.6美元,刷新自6月23日以来三周新高,但其后多头上攻乏力,并回吐全部涨幅,最终收跌2.79%至67.0美元下方。
周一(7月14日)特朗普称若俄乌协议在50天内没有达成,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另外,美国宣布与北约达成协议,将向乌克兰提供最先进军备,由北约负责付款,涉及数以十亿美元导弹等军备。
尽管这或意味着美国重新开启对俄罗斯制裁,但考虑到中国与印度是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美国不大可能完全制裁两国,市场普遍预计制裁俄方对油价的影响有限。
国际油价或处于长期拐点,但短期供需困局令其“上下两难”
实际上,油价隔夜大幅回落则主要受到近期美国新一轮的关税举措及美元走强打压。当前油价正处于上下两难的局面。需求端方面,市场乐观看待美国贸易局势,美国经济数据稳健、石油需求旺季为油价提供支撑。供给端则受到欧佩克+持续大幅增产冲击。市场普遍认为,石油出口国组织及盟友(OPEC+)在9月将每日增产55万桶,完成恢复220万桶额外自愿减产行动的产量。
从中期来看,油价供需关系或已进入拐点,随着美国对等关税最后期限8月1日到来以及关税对经济冲击、通胀的影响于三季度显现,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亦将更加清晰。基本预期是,随着贸易局势缓和、欧佩克+结束增产,全球经济前景改善助力油价回升。
最新估计纽约期油下半年预测平均值上调6美元,至每桶63美元。但高盛并未改变明年预测,因其预计明年全球原油供过于求情况预计将更严重,每日剩余额为170万桶。估计石油出口国组织及盟友(OPEC+)在9月将每日增产55万桶,完成恢复220万桶额外自愿减产行动的产量。
金融属性或成短期破局关键,关注美国CPI及美股二季度财报
实际上,油价中长期看供需,而短期关键或仍取决于其金融属性。值得留意的是,随着美中贸易多方面进展,特朗普正对欧盟、日本等国采取施压以寻求利益最大化,这导致德债、日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与4月初美国全面对等关税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新一轮关税范围缩窄、美国经济数据稳健以及美国科技企业经过杀跌后上行动力的重新积聚,而从实际来看,当前市场资金正持续流入美元、美股。
美国银行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人的情绪为2025年2月以来最乐观。利润乐观情绪增幅为2020年7月以来最大,过去3个月风险偏好飙升创下纪录。
但需留意的是,然而自2022年底以来,美股科技估值与日本国债负实际收益率紧密挂钩,显示当前科技股高估值并非完全基于美国本土流动性,而是部分依赖日本提供的低成本资金环境。若日本实际收益率持续大幅上升,将导致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对依赖低资金成本的美股科技类股构成直接冲击。
可重点关注日内公布的美国6月CPI及美国二季度财报。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通胀大幅超过预期,有关美国债务问题将重新受到市场关注,而全球债券市场的联动效应或加剧整体风险,进而拖累油价下跌。反之,油价则仍有望维持自7月初以来与美元共振走强的格局。
本内容仅为一般市场评论,并不可能构成任何形式(税务、法律、会计)的投资建议。本文并不构成对特定金融产品之直接投资邀约或推介。内容仅供参考。